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要闻 | 公告通知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合作交流 | 学术成果 | 人才招聘 | 财税动态 | 金融动态
中心要闻
· 2021年全国本科院校纳税风险管...
· ued体育 举办共同富裕:浙...
· 学校组织参加2021年中国特色社...
· 张雷宝教授两份研究成果获省主...
· 地方财政研究院智库丛书《共同...
· 地方财政研究院成功举办马斯格...
· 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丽生...
· 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丽生...
· 地方财政研究院余丽生研究员研...
· 地方财政研究院智库报告《共同...
财税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财税动态>>正文

贾康:PPP是天然的混合所有制

2015年11月06日 08:24 点击:[]

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等。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近日表示,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机制,是天然的混合所有制,对于增加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贾康指出,PPP模式是机制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政府部门把自己的资金作为“引子钱”来拉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让民间资本更活跃地发挥作用,形成一股合力。作为天然的混合所有制,PPP能避免之前“一股独大”的弊端,通过内在机制提高绩效水平。

他强调,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特别要增加有效投资,而PPP项目天然具备这种特征。“在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参与之下,大家反复磨合之后,企业心甘情愿地签字做这个项目。过剩产能转为有效产能,提升经济景气度,对冲下行压力,而且优化结构,支持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级项目增至236

财政部近期公布了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6个,总投资额约6589亿元,加上2014年底公布的第一批项目,“国家级”PPP项目已达到了236个,总投资近8400亿元。

贾康表示,现在PPP的实施情况与一开始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变,越来越多企业非常积极,成交项目的比重在上升。他认为,目前主要的障碍一是法制不完备,二是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契约精神需要加强。

机制创新促发展动力转换

贾康撰文称,在以深化改革来释放潜力、提升活力的过程中,混合所有制取向的企业改革,将会结合PPP等机制创新,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份制的升级发展,使资本市场更加规范和繁荣,与多级多元化市场建设相互促进,也与简政放权、降低准入、消除过度垄断和PPP中连片开发、城市基金、资本证券化及互联网金融等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有力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动力转换。

上一条:李克强:到2020年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下一条:李克强: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

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