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要闻 | 公告通知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合作交流 | 学术成果 | 人才招聘 | 财税动态 | 金融动态
中心要闻
· 2021年全国本科院校纳税风险管...
· ued体育 举办共同富裕:浙...
· 学校组织参加2021年中国特色社...
· 张雷宝教授两份研究成果获省主...
· 地方财政研究院智库丛书《共同...
· 地方财政研究院成功举办马斯格...
· 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丽生...
· 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丽生...
· 地方财政研究院余丽生研究员研...
· 地方财政研究院智库报告《共同...
财税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财税动态>>正文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有望明年启动

2016年01月20日 13:59 点击:[]

118举行的中国碳市场重点行业企业高层培训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表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已经进入倒计时,发改委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去年12月已正式报国务院审议,2016年将加快推进该条例出台,抓紧制定各项配套细则和标准,确保明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运行。业内人士预测,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至40亿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据中国证券报119消息,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中国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20159月,“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蒋兆理表示,发改委正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度,为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奠定基础。一是着力推进碳交易立法,发改委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去年12月已正式提交国务院审议。

二是扎实推进碳交易顶层设计和基础制度建设,初步确定了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和企业边界,针对不同行业提出了碳排放权的配额分配方法,发布了重点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起草了核查报告的实施细则。部署和动员各地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查报告制度;三是加强基础支撑体制建设。规范引导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运行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四是开展碳交易制度相关的能力建设。

蒋兆理介绍,2016年,发改委将推进国务院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各项配套细则和标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历史数据盘查,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合理确定纳入交易企业范围及配额总量。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开放碳排放配额预分配工作,尽快出台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管理办法、认证规则和核查规则。

积极培育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建立碳交易市场监管制度,持续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确保2017年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至40亿吨。仅考虑现货,交易额预计达12亿至80亿元。

上一条:新华社: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下一条:统计局:2015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

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编:310018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