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教师风采>> 城乡规划>> 正文

王培震
2023-06-27 点击:[]



王培震,男,山东人,南京大学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联合培养博士,兼具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联系方式:pzwang@zufe.edu.cn

研究方向:城乡发展模拟与智慧规划、GIS空间分析与应用、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国土空间规划

主讲课程: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系统分析方法、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

教育经历:

2014.08-2019.12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工学)

2010.09-2013.06硕士,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理学)

2006.09-2010.07本科,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理学)

2018.02-2019.03: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UIC

工作经历:

2022.10-至今:讲师,ued体育 公共管理学院城乡规划系

2022.01-2022.10:规划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3.07-2014.06:助理规划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居住空间分异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署名参与)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CAS-CA建模的山地城市适应性规划分析方法研究”(新增人员)

3.江苏省参事课题“江苏新型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参与)

4.其他多项未署名参与项目(省略)

实践项目:

2010年以来,曾主要参与或部分负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土地整治规划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项目、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城乡统筹规划项目、镇村布局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项目等。近几年,正在积极关注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等相关类型实践项目。

代表论文:

1. Wang P, Lyu L, Xu J.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 Household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n Residential Relocation: Willingness and Destination. Land. 2021; 10(12):1285.

2.王培震,徐建刚,张翔.基于类比方法的城市系统圈层概念模型分析[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15

3.王培震,石培基,魏伟,.基于空间自相关特征的人口密度格网尺度效应与空间化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2):1363-1372.

4.周鑫鑫,王培震,杨帆,徐建刚.生活圈理论视角下的村庄布局规划思路与实践[J].规划师, 2016: 114-119.

5.周鑫鑫,王培震,徐建刚.欠发达地区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研究——基于泗洪县350个农民的调查[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 511-518.

6.姚文山,王培震,杨帆,徐建刚.多主体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消防布局优化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古城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15.

7.于沛洋,王培震,李婷,徐建刚.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乡村幼儿园规划刍议[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15.

参与专著:

1.(参与)徐建刚等.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2.(章节)徐建刚,陈仲光,王培震.街区多尺度空间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A].出版在:段进,比尔·希列尔等.空间研究14:空间句法在中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